《一个勺子》 新疆味父子情催泪网络

11.03.2015  13:10

    新疆网讯(记者牟敏报道)一篇关于纪念父亲的文章,近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被转发。这篇带着新疆味儿的《一个勺子》,48小时阅读量超过百万。微博发出后,李亚鹏等名人也转发了文章。

    3月10日,记者联系了《一个勺子》的作者杨奋。

    杨奋说,父亲已经去世16年了,这篇文章是他16年来一直想写却一直不敢写的。朱自清最不能忘记父亲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而他无法忘记父亲写作的身影。于是,元宵节的晚上,杨奋哭着写完这篇文章。

    在《一个勺子》中,杨奋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父亲老杨。在办公室写稿子、在小摊上下棋忘了回家、和母亲平实感人的爱情、父亲去世时小镇上所有人去送行等,让网友觉得“看到了老杨”。而他“失去生命都想见一面”的父亲,留给他的唯一礼物是一把手工的木勺子,这也是题目《一个勺子》的来由。

    《一个勺子》的故事发生在青河县,所以故事中处处都是“新疆味儿”。道路两边的白杨树、报纸卷的莫合烟、山顶上堆积的石块、感动中国的阿尼帕老人等,都让网友产生兴趣,而让人“泪崩”的,还是情。

    杨奋的新浪微博名叫“盛世小草”,网友给他的评论一波接一波。被作者对父亲的深沉思念打动、被父母平实的爱情感动、读到一半就已泪崩……网友“枉洋捕捞”留言说,有时候他会想,这辈子是不是要待自己的孩子不好,这样等他走了,孩子就不会伤心难过。

    在外地的新疆人又因为此文对新疆又来了一次深深的思念。李亚鹏转发并评论“新疆,深沉博大的故乡。

    在《一个勺子》之前,杨奋的《再见扎巴依》《回族姑娘》两篇文章也引起网友关注,杨奋也认真看每一个网友的回复。有网友说“杨奋火了”,像筷子兄弟的《父亲》一样火了。杨奋却说,火起来没有意义,踏实写东西最重要。

    杨奋对记者说:“你看得到我打在电脑前的字,你却看不到我落在键盘上的泪。”杨奋说,他的爷爷是军人,挑着扁担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来到新疆,父亲也把自己献给新疆。他在内地上完大学,也选择回到新疆,希望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去写美丽的新疆。

    “父亲最大的梦想就是出书,我希望我圆了他这个梦。”杨奋说,他准备出一本书,关于新疆故事,就是记录新疆人,他希望能写出不一样的新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