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用忠诚守护生命——记九师一七○团庙尔沟社区卫生员李琳

26.01.2015  15:02

  李琳的人生,是和各种羊肠小道纠结在一起的。

  那些与人脚掌同宽的小道,是牛羊在山上觅食时踩出的。

  他骑着马,马背上搭着马褡子,里面装着药箱,赶往羊群过冬的冬窝子。李琳是九师一七○团庙尔沟社区卫生员,更早些年,他是一连和三连卫生员,两个连队都分布在塔城地区托里县庙尔沟镇附近的山里,最远的三连距庙尔沟镇30公里,距团部210公里。

  

  2014年12月27日一大早,退休职工朱啓英就来到社区卫生室打针。“以前我们有病只能买点药吃,现在大明来了,生病有地方看了。

  在当地,说起李琳,可能会有人不知道是谁,但说起李大明(李琳的曾用名)却无人不知。常年在山里巡诊,李琳熟悉了那里的沟沟坎坎。

  山路难行,尤其到冬天,大雪覆盖山谷,李琳只好顺着山顶小路蜿蜒前行。曾有老兽医告诫他,一旦迷路,拽住马尾巴,跟着马走——老马识途。但他从未迷路。

  冰雪覆路,马蹄易打滑,人从马背上摔下,药箱飞出老远,药品、器械满地都是,他一一捡起,把药箱箍一箍,重新上路。在深雪中,马常常肚皮贴着雪艰难前行。时间久了,李琳穿的棉裤被冻得像冰筒,一扯就破。

  他曾在路上遇险——一次晚上出诊经过松树林,看到星星点点绿幽幽的亮光,他不由头皮发麻——那是几只狼的眼睛。好在狼并没有对他发起攻击。

  8年多时间里,他换了3匹马,用坏了3个药箱。后来条件好了,他改骑摩托车出诊。

  连队牧工以哈萨克族为主,80%以上分布在各牧业点,最远的牧业点距离三连40多公里。周边还居住着塔城、额敏、乌苏、托里等地的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牧民。

  方圆几十里、2万多人,就李琳一个医生。

  牧工在深山里的牧业点放牧,有伤有病但自己无法下山时,要托人带口信,然后医生骑马进山处理病情。带口信的人半夜到,砸响李琳的家门,李琳就半夜进山,或者起床为已经下山的牧工治疗。

  2007年4月12日,塔城市食品公司一名叫加尼亚的哈萨克族孕妇难产,李琳连夜骑马赶到牧业点,发现胎儿横位,采用复位手法无效,情况危急,必须立即送医院。

  在李琳的指挥下,孕妇被绷带固定在由门板临时改制的“担架”上,身下垫着、身上盖着厚厚的羊毛被;8个牧民骑8匹马,轮流抬“担架”,赶往三连。李琳带着药品和器械在后,随时准备处置突发情况。

  雪齐膝深,一边趟路一边前行,20公里的路他们走了近5个小时,到三连时人、马都已是一身大汗。李琳临时找了辆马车,将孕妇送往30公里外的庙尔沟镇,又辗转将孕妇送到九师医院。当天,孕妇做了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医院医生说,如果再晚些送来,孕妇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

  一位哈萨克族产妇自己在家里生完孩子,胎盘迟迟下不来。李琳赶到时,产妇已经奄奄一息。此时,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大出血。李琳赶忙叫其家人生炉子,找来一块石头放在火中烧热,用毛巾包住,在产妇腹部按摩了两个多小时,胎盘终于产出,这时李琳已是大汗淋漓。随后接连7天,李琳又上门为产妇输液,避免了产后感染。

  这些年,在牧业点,在牧工转场的路上,李琳接生了近300个孩子。下班后的急诊、出诊,几乎每个星期都有。而急诊最多的,往往是深夜时,冬季又是高峰期。

  有一年过年,三连哈萨克族牧工哈来喝完酒不慎被玻璃扎破了胳膊,鲜血从伤口不断流出。由于失血太多,哈来被人搀扶到李琳家,还没坐下就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正准备睡觉的李琳赶紧起身,脱下哈来的棉衣,发现他胳膊上的伤口鲜血不断涌出。此时已是零时多,来不及送医院。李琳立即施行缝合手术止血,又为他输液,一直守候在床前。第二天早上,哈来醒来,才知道自己流了接近人体四分之一的血液。

  有时,李琳刚吃两口饭,病人找上门,他撂下饭碗去接诊。妻子怕他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劝他吃完饭再去。“那么冷的天,怎么能让病人等?”他匆匆去了。

  

  李琳在部队当过卫生员,1988年转业来到一七○团医院,不久被抽调到连队当卫生员。他喜欢钻研,《新农村医学手册》《针灸学》《新疆中草药》等书籍几乎被他翻烂。多年来,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牧区的常见病都难不倒他,他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能和牧工们随意交流。

  高血压是当地的常见病。三连职工萨恩汗的妻子患严重高血压,经常眩晕跌跤,4次发病都被李琳及时抢救,挽回了生命。李琳叮嘱她和家人,一旦摔倒不要起来或挪动位置,及时通知他。他用冰雪围住病人头部,夏天时则用凉水袋蒙住头部,再做消炎、止血等治疗。

  到了第五次,萨恩汗的妻子在小便时跌倒,额头磕在石头上,顿时七窍出血,李琳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死去。以后,每次到牧工家中,李琳都向他们普及预防高血压知识:少食盐、少吃肉,多吃蔬菜,戒烟戒酒。

  每年6月,牧工们转场到佳依尔山夏牧场,李琳都一同跟随,直至9月返回。牧工革命哈孜10岁的儿子在山上打草,天黑了还没回家。革命哈孜去寻找,发现孩子躺在地上睡着了,便把他抱回家。至第二天中午,孩子还昏睡不醒。革命哈孜发觉有异,便带着孩子来到夏牧场找李琳。李琳把孩子身上的衣服脱了,发现其小腿内侧有两个红点,腿已经红肿,认定是蛇咬的痕迹。听说九师医院没有血清,李琳让革命哈孜迅速送孩子到石河子一家医院。然而,石河子、乌鲁木齐都没有血清,最后医院千方百计从上海调来血清,才救了孩子一命。

  李琳到三连后没几年,土木结构的卫生室坍塌,他将自家50多平方米的房子腾出一间作卫生室,病人看病、打针、治疗都在自己家里。在他小小的卫生室里,曾1个月接待患者831人次。

  牧工看病付不起医药费,李琳便自己垫付,至今垫付资金近4万元。有些还了,有些几年了还没还。他总是说:“等有钱了再说。

  无论是团场牧工还是地方牧民,都视李琳为好医生,每次出诊结束时,都要送送他。他们握着李琳的手不肯松说:“你不好我们就不好。

  牧工家的女孩戴耳环、男孩行割礼请李琳,将他奉为座上宾;孩子结婚请李琳,视他为娘家人;请客吃饭请李琳,让他当尊贵的主陪。

  

  住在山里,冬季遇到大雪,十天半月出不了山;基本上吃不上新鲜蔬菜;用电困难,夜里常常停电。

  一七〇团医院缺少医生,两次想调李琳回去,都被他拒绝了。他知道,基层的牧工群众更需要他。

  在山里出生长大,李琳交了许多少数民族朋友。他们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他们。

  李琳3个月大时,母亲患急性阑尾炎,在九师医院住院治疗。当司务长的父亲每次下冬窝子都抱上他,哪个牧工家有产妇,李琳就吃上几口奶。吮吸着哈萨克族乳母的奶汁,李琳渐渐长大了。

  2014年9月,随着团场实施牧工搬迁工程,集中在庙尔沟镇建设连队牧工定居点,李琳从一连调回庙尔沟社区担任卫生员。

  牧工们不乐意:你走了,我们咋办?还有人在职代会上提意见:把好医生调走了,我们咋办?

  工作地点变了,职责不变——李琳一如既往地为牧工们治病、出诊、巡诊。2014年12月24日,哈来和妻子开车到庙尔沟镇拉煤,来到卫生室看望李琳。

  “那年胳膊被玻璃扎破,当时我啥都不知道,幸亏大明救了我一命。”“在三连我们是邻居,关系好得很,有病都找他看。

  李琳的父母是老军垦,退休后回陕西老家定居,近20年,李琳只回去看望他们一次;儿子被寄养在父母处10年,他没有回去过一次;为了病人,妻子在额敏住院,他没能陪伴在病榻。“我走了,谁来给牧工们看病?”他说。

  岁月和山里的风雪在他的脸上镌刻出重重沟壑,50岁的李琳,两鬓已然斑白。26年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大山,献给了敦厚朴实的牧工们。

   短评: 平凡人生的耀眼光华

  李琳很普通,是270万兵团人中不起眼的一个;

  李琳又不普通,26年在山里服务各族牧工群众,生活条件恶劣,行医环境简陋,却阻挡不了为病人治疗的脚步。无暇照顾父母和孩子,无暇尽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因为基层牧工群众和周边地方牧民需要他。

  他用心为团场牧工和地方牧民服务。无论路途有多远,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晴天还是雨雪天气,他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赢得了牧工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作为老军垦的后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默默无闻的奉献人生,继承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体现出兵团人对使命的遵循、对信念的恪守、对事业的忠诚,体现了兵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可贵品质。

  在塞外边陲,在深山戈壁,需要矢志不渝者。面对两次离开大山的机会,他选择了坚守。

  唯有将自己的生命与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连接,才能寻求到更饱满的人生。李琳不求回报的坚守,书写了他对人生意义最宝贵的诠释。

  可贵的忠诚、可敬的坚守,让最平凡的人生散发出耀眼光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