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创客”鼓把劲
下岗职工艾买尔江·阿塔吾拉做“创客”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经营的农副食品店铺每天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艾买尔江店铺所在的和田城市市场,隶属于和田昆仑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帮助当地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农产品公司采取减免一切费用的办法,鼓励他们做“创客”。截至2014年底,共有180户农民贫困户在市场内销售自产蔬菜而摆脱贫困,有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人均6000元。(据《新疆日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炙手可热。自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
今天的农村,除了艾买尔江这样的“创客”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农村知识青年以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他们不但创办小微企业,还通过改变观念、更新技术等措施,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带动农民致富。
在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古老而孱弱的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创新与发展空间。无论是资本下乡、农村电商,还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都需要符合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思维,需要“创客”引领农村的发展潮流。
近年来,一系列的民生工程和惠农措施让新疆的农牧民收入得到了提高,但是和内地很多地方相比,生产方式和观念还比较落后,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特别是当前,传统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阶段,农业生产从以往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破解生产、加工、营销等一系列难题,为新疆的传统农业插上现代化的翅膀,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与发展空间。此外,“创客”能够带来的,除了信息、科技等现代化因素,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俗话讲,观念一变天地宽。无论从增收致富的角度讲,还是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讲,新疆的农民都迫切需要“创客”们带来一场观念的革命。
就新疆庞大的农牧民群体来说,目前“创客”占比还很小,力量还很薄弱。要让他们成长为引领农村发展的新引擎,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支持。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从政策上为农民“创客”提供更加完善的创业培训制度和风险化解机制,为他们的创业路多增加几道“保险”,在创业路上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从法律上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干事创业的环境,真正把农民“创客”培养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