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长谈雾霾:已研发大气污染源头控制技术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第3期发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署名文章《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研究进展及展望》,文章系统梳理了中科院近年在大气灰霾研究领域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建设大气质量观测与模拟平台、研发监测设备与源头减排技术,开展国家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等,在致霾机理、污染源解析和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突出表现为大气能见度急剧下降,重霾锁城事件频繁发生,并不断蔓延至全国20多个省(区、市)。不仅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密集区域,关中、长株潭、辽中南、成渝等地区的大气灰霾污染近年来也日趋严重。
大气灰霾对气候、环境、健康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科院作为国家重要科技力量,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在大气灰霾成因、控制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建设大气质量观测、模拟平台 文章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科院就开始进行大气粉尘与颗粒物污染研究。21世纪初,中科院开始进行细颗粒物(PM2.5,主要致霾污染物)的定位监测和系统研究,其中(西安)地球环境所拥有国内唯一的连续10余年PM2.5质量及全组分监测数据,为我国开展PM2.5历史变化积累了重要资料。
据文章介绍,中科院目前在全国布设了由40个站(点)组成的大气质量联合观测网,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对我国大气质量开展长期、定位和联网观测。在京津冀区域,中科院建立了由16个国际标准空气质量观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对京津冀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PM2.5质量浓度、化学成分及气态污染物等进行综合立体监测,与北京市环保局的常规监测相互补充。在珠三角区域,中科院近年来关于PM2.5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组成的监测数据,弥补了当地环保部门前期数据的不足,被地方政府广泛采用。
同时,中科院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气探测激光雷达(LIDAR)、紫外可见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仪(TDLAS)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系列环境光学监测设备,初步建立了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监测技术系统,组织实施了我国典型城市大气环境综合外场观测。在实验室平台方面,中科院自主设计并建成了国内目前最大的室内烟雾箱模拟平台,反应器体积达30m3,分析测试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研发大气环境监测设备
文中称,针对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状况,中科院组织有关研究所开展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攻关,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科院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发的PM2.5监测设备通过了环保部的检测,批量应用于PM2.5监测业务。在各省(区、市)开展的灰霾监测超级站建设中,累计安装50余套中科院研制的激光雷达监测设备,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在环保部的国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338个城市,1 46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和1 200余个地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中,近2/3的站(点)采用了中科院研发的技术装备。
中科院研制的大气能见度仪,通过中国气象局历时3年的型式认证,已投入量产,并在中国气象局观测网、交通安全领域安装300余套,也应用于环保部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
研发大气污染源头控制技术
据文章介绍,中科院在工业烟气排放控制、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组织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针对工业烟气达标排放的迫切需求,中科院与生产企业紧密配合,积极组织大气污染源头控制技术的研发。目前中科院的脱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热电、钢铁和建材等行业的烟气净化,建成示范工程30余台(套)。
中科院在烟气脱硝催化剂国产化制备、催化剂检测再生、分散热源脱硝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研究积累,已具备产业化应用能力。目前,已完成120台(套)脱硝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研发出适合脱硝催化剂工业化再生的全套技术与装备,正在筹建全国首套烧结机烟气脱硝工程——鞍钢328m2烟气脱硝工程。
针对我国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实际需求,中科院经过充分论证,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氮氧化物技术与催化体系,实现了重型柴油车装车匹配和尾气达标排放,在中国重汽等企业建立的催化转化器生产线业已投产。该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培育和引领民族企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文中表示,“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作为中科院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长期部署的重点研究领域,今后将继续加强快速成霾机制研究,为有效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理论依据;继续发展控制技术和设备,并在省级区域进行应用,为国家治理灰霾污染提供示范;继续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大气环境研究和治理提供重要平台;继续推动城市大气环境卓越中心建设,凝聚优秀人才队伍,为我国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提供持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