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个故事献祖国】夏依代:跳出全新的新疆舞

21.07.2015  22:00

夏依代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段清宇摄影报道)“我从没想过能去那么高的平台学舞,也从没想到第一次登台时,听着台下热烈如潮的掌声,心里会是那么骄傲。”7月19日,北京舞蹈学院(以下简称“北舞”)编导系2011级“新疆班”的学生夏依代·塔依尔回忆起自己的经历,竟觉得有些不真实。

     踏进北舞的幸运儿

    听说,当年的新疆班招生是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亲自挑选的人;听说,很多身体条件好的考生都没能通过考试;听说,顺利入选的20名学生资质差到老师们都无法评判……彼时18岁的夏依代根本不认识王玫,在懵懵懂懂踏入了北舞的校门之后,她才知道,她是多么幸运。这一届的“新疆班”由20个来自新疆各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训练水平的孩子组成。

    “我的一个好朋友特别想考,我就陪着她一起去了。”陪朋友应考,自己却成为幸运儿的故事在夏依代的身上上演。当时,夏依代正在新疆艺术学院读中专,虽然也是舞蹈专业但在人才济济的歌舞之乡,夏依代自身条件并不出众。“我也不知道老师看中我哪了。”她不好意思地笑道,“当时应考的人特别多,100多个人里才筛选出20个,后来才知道,老师根本不是看硬条件,比如个子高或者腿长,而是细致感受考生的可塑性和才气等选的人。

    而照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早已蜚声国内外的优秀舞蹈大家王玫的话来说,当时的学生们底子都并不牢靠,简直无法可选,她看中的就是这些学生们并不比任何顶尖舞者差的可塑性。

    “我是我们班‘邓亚萍’之一。叫‘邓亚萍’的原因就是个头不到1.6米。排练中只要状态不对,王玫老师就会大叫:‘本来胳膊腿儿就短,还不带状态,能看吗?’胳膊腿儿短怎么了?为什么说那么打击人的话?但当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得流泪时,老师却不说我胳膊腿儿短了。后来我才明白,邓亚萍虽然个子小,但能量大。舞蹈不在于条件多好,而在于是不是用心。”夏依代说。

      用肢体语言还原内心世界

    走进北舞,夏依代仿佛步入了一个新天地。在这里,她从小被灌输和习惯的一切规则都被推倒重来,有那么一段时间,她很迷惘,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改变目前的困境。

    练舞时,不能照镜子看形体看动作;练舞时,不能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练舞时,不能穿紧身的、五颜六色的练舞服……一连串的规则让夏依代有点儿晕。

    “不看镜子怎么知道动作做得如何呀,在新疆习惯头发梳得光光的,练舞不是更利索吗……我当时根本无法理解。老师当时还说,舞蹈不在于形,真切还原表达内心感受到的东西,才最重要。”夏依代说,“大家认为优美、柔婉的舞蹈动作,都被老师改编,我们的审美观念完全被颠覆了。

    抱怨没有用,谁犯规,谁就得接受脸上被涂上口红的惩罚继续练舞。哭笑不得之余,夏依代却渐渐领会了导师的良苦用心。“不让我们看镜子,我们就得调动身体的每个部分去感知自己做到了哪一步,有没有到位,时间久了就能找到感觉,而不是一味依赖镜子的反射。”第一个学期结束,夏依代一跃夺得了班里的第一名。

    “最痛苦的时光,莫过于第一年和第二年了,我们班的人都无法适应,天天泡在教室里练舞。有时从早晨8点上课,到晚上都回不去,排舞能排一个通宵。”夏依代唏嘘道。

    让夏依代和同伴们开心的是,毕业汇报演出上如雷的掌声代表了她们的成功,没有什么比得到认可和感同身受更让人高兴了。在王玫的言传身教下,这些“新疆班”的学生不仅对舞蹈本身有了超越常规的认识,也对包容、融合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跳出全新的新疆舞

    王玫老师常说,忘掉动作的形态,用生命去跳舞。

    舞台上舞者不断重复的维吾尔典型动作手型,只表明着身体语言的文化属性,起舞中,舞者张望的眼神,不断站立、趴下的姿态,或高举或垂下的双手,以及不断变化方位,才是让一个“限定的”传统之舞,超越族群、地域,超出已被模式化认定的区域风情舞蹈形式。

    “我一直在跳别人的舞,舞的都是别人的生活,如今我也能跳自己的舞,表达自己的生活。”夏依代说。虽然一直跳着的是被称作当代的维吾尔族舞蹈,但夏依代一直觉得是在跳自己的故事。

    王玫觉得,这样的学生,终于出师了。

    王玫说:“我教的这帮孩子,从最差的班到成为可以媲美世界顶级舞团的舞者,经历一路艰辛。我现在想的不是他们该怎么提高,而是怎么让外界来认识他们,我不忍明珠蒙尘。”她想要的,是让这帮学有所成的孩子们能将自己经历过的和学习到的舞技带回新疆,并焕发光芒。

    “我想做一名舞蹈老师,让我的所学得到认可。”夏依代说,融合了现代化元素的新疆舞,凸显了另一种感染力,更富朝气,更有活力,但并未被所有人接受。“我不担心,总要有个过程,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夏依代很乐观。

    《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是王玫目前的研究方向,也是王玫为2011级“新疆班”这一特别群体量体裁衣设定的一个命题:作为生活在族群文化背景和汉族生活空间,以及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并置的“复调主体”,如何进行个体的身份认同?对此,夏依代认为:“新疆一直是歌舞之乡,维吾尔族舞蹈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印记,是既个性又共性的一种舞蹈表达方式,但它也需要发展,需要与时代接轨,我们已经创造出全新的新疆舞,今后,我们也会将它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