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项目改变了什么

28.02.2015  11:04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 唐红梅报道)2014年年初,新疆安排8.8亿专项资金用于2014年和2015年开展南疆三地州“短平快”项目,计划新增就业5.8万人。

    如今,一年过去了,“短平快”项目兑现了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的承诺。让我们一起看看,“短平快”项目,改变了什么。

    民间投资热情高涨

    在“短平快”项目财政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南疆三地州及所属县市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民间投资热情,一批项目改扩建,一批新建企业正在加紧建设。特别是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社、一批农民企业家的投资热情高涨。

    新疆乌恰县加热西柯民族手工艺品服装厂就是从一个5个人的裁缝店,变成一个大公司。该服装厂负责人亚克甫?吐尔地,2014年争取到30万“短平快”项目补助资金,他购置了洗涤剂、和毛机等设备,将制衣周期从原来的每人每两月完成1件,缩短到现在的每人每天20件。目前,该公司的衣服主要销往中亚五国。

    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在新疆英吉沙县中兴手套有限公司培训室里,古丽尼萨依姆?阿巴斯正在耐心地给员工培训缝纫技巧。而在几个月前,她还在为家庭经济窘迫而发愁。

    古丽尼萨依姆?阿巴斯说,家里地少,收入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是一个家庭妇女,除了老公、孩子、公婆,几乎没有自我。“短平快”项目实施之后,中兴手套有限公司落户英吉沙县,古丽尼萨依姆?阿巴斯应聘进入这家企业,她能吃苦、好钻研,通过努力工作,工资很快从1500元涨至2000元。

    目前,新疆“短平快”项目已吸纳3.55万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实现了就业。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后,收入显著提高。据统计,南疆三地州县城富余劳动力月收入已由880元提高到了2308元,城镇富余劳动力月收入已由543元提高到了1776元,农村富余劳动力月收入已由400元提高到了1516元,分别提高了1428元、1233元和1116元。

    民族特色产业壮大

    “短平快”项目针对新疆南疆三地州实际情况,选择稍加扶持就能增加就业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三地州的刺绣、服装、地毯,喀什地区的纺织、和田地区的制药、克州的特色手工艺品等一批民族特色浓郁的产业,得到培植和壮大。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目前以和田尚义服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有规模、有流水线的纺织服装企业有20余家。借助“短平快”项目支持,南疆小花帽、刺绣、地毯等民族特色手工产品生产企业已经走到疆外市场甚至国外市场,一批中小微民族手工艺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并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据统计,实施“短平快”项目后,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民族刺绣企业从64家增加到103家,带动就业人数从1427人增加到3127人;三地州的服装企业从44户增加到85户,增长近一倍,带动就业8353人;三地州的地毯企业从122家增加到185家,就业人数从64293人增加到69400人;和田地区维药企业从5家增加到11家,新增6家,产能和资产总数均提高了1.5倍。

    产业工人队伍形成

    如今,新疆南疆三地州有不少妇女都披着烫发、化着彩妆在各自的岗位上热火朝天地工作。

    而纺织机前也出现了男性的身影。以前,他们都是来自田间地头的农牧民,现在,他们是现代化产业工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

    事实上,新疆南疆三地州当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三地州积极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研,在全面摸清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委托培训、企业自主培训、送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技能培训,逐步使一批农村富余闲散劳动力转变为有组织纪律观念、勤劳致富的产业工人。

    如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盛泰针织有限公司结合企业自身用工实际,已累计培训人员2800余人,既提升了群众的就业能力,又克服了用工不稳定的突出矛盾。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三地州已培训各类人员2.0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