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项目为新疆大众创业“加码”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2014年起就启动实施的“短平快”项目来看,新疆在引导大众创业方面已先行一步,并摸索出了一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动产业就业的新路子,使得如今的南疆三地州受益颇丰。
前不久,自治区召开“短平快”项目促就业推进会,要在继续做好南疆三地州“短平快”项目的基础上,将“短平快”项目逐步扩展至全疆。
今年,新疆将如何运用“短平快”项目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码”?“南疆模式”的“短平快”项目复制推广后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新期待?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部门、专家学者和群众。
成为实现大众创业的“新疆样板”
“我们公司是第一批被纳入‘短平快’项目的,现在已经实现了地毯生产规模扩大、品质提高和就业增加的融合发展。”3月17日,新疆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阿不力孜·买提玉素普说。得知在全国两会上,新疆代表团把“短平快”项目作为重点话题讨论的消息后,阿不力孜·买提玉素普非常高兴。他形容“短平快”项目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和田地毯这个传统手工技艺重焕生机。“短平快”项目已逐渐演变成实现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疆样板”。
“‘短平快’项目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变工人、出家门进厂门的例子数不胜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艾尼瓦尔·依明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启动“短平快”项目,截至去年12月底,297个自治区“短平快”项目,已完工194个,新增就业3.55万人,占新增就业总目标的61.2%,项目全部完工后,可新增就业4.1万人。
如果说干枯的数字不能形容“短平快”项目的成绩,那老百姓的喜悦就真切地表达了“短平快”项目带来的实惠。
阿图什市柯尔克孜族姑娘砍吉汗说,如果没有“短平快”项目,她的生活将平淡得没有色彩。去年,凭借自己会讲汉语的优势,她在当地“短平快”项目帮扶下,找到一份纺织工兼翻译的工作,如今已是业务骨干的她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这让她心里美滋滋的。
“起初,我把进地毯厂工作的好消息跟在伊犁的亲戚说了之后,他们都很羡慕我!”洛浦县布亚乡巴什苏勒瓦村村民海日古丽·亚森开心地说:“今年‘短平快’项目也将覆盖到北疆,希望他们也能搭上‘短平快’这辆致富快车。”
据统计,通过实施“短平快”项目,南疆三地州城镇富余劳动力月收入已由543元提高到了1776元,农村富余劳动力月收入已由400元提高到1516元,分别提高了1233元和1116元。
“‘短平快’项目的推进,解决了老百姓最牵肠挂肚的就业和致富问题,全面推广是必然之举。”自治区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姬肃林说,“短平快”项目贴近民生,能更快更直接地改善南疆农牧民的生活状况,帮他们脱贫致富,可见该项目是适应当下新疆经济发展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