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聋儿妈妈”开了家康复幼儿园

12.06.2015  11:58

    她叫苏英,是一个聋儿的母亲,为了让女儿拥有有声世界,她辗转全国多地为她治疗。其间,她发现有很多聋儿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呆在家中。为了帮助更多聋儿,2003年,她放弃了21年的工作岗位,开办了启聆聋儿康复幼儿园,为更多聋儿创造了能彼此交流的环境。12年间,让500多名聋儿达到与人正常交流的水平。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蔡晶摄影报道)

    为了让女儿“出声” 她多少次边说边写边画

    1993年,29岁的幼儿园老师苏英的女儿一岁半了,她发现女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很小,经乌市儿童医院检查,女儿患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这个消息对于苏英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于是,她带着孩子到处寻医。她还为女儿佩戴助听器,在家里用自己的土方法,对女儿进行康复语训。

    从“”、“”、“”等基本的拟声词开始,她耐心地反复教,反复说。苏英知道女儿喜欢画画,她就会买来绘画书和孩子一起画,“”、“”、“”、“”……苏英上万次边说边写边画,无论女儿王苏怎么摇头发呆,她都耐心施教,因为她心里明白,女儿只是听不到声音,“她一定能说话。”她说。

    每晚,苏英就蹲在电视机旁边,让女儿看着自己的嘴型,明白电视里人物所要表达的意思。每次说到动词“”、“”、“”……苏英就会让爱人做动作。经过一年多训练,在女儿3岁生日那天,女儿拿着自己的照片,指着相片上的自己说:“王苏-我-漂亮。”这一句话让苏英放声大哭。

    “这也是我办这所幼儿园的原因,因为我经历过,知道聋儿第一次开口说话,是怎样一种幸福的感觉。”苏英说。

    开办康复幼儿园 让更多聋儿开口叫“妈妈

    在乌市启聆聋儿康复幼儿园,有29间训练教室和一个50平方米的活动室,每间训练室都有一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孩子们在一起上集体课。

    6月9日11时,当记者走进活动室时,孩子们热情喊着:“姐姐,姐姐!”如果不是看到她们戴着助听器,恐怕难以发现,他们其实是一群聋哑儿。

    启聆聋儿康复幼儿园副园长刘娟告诉记者,这个学校草创之初,只有两间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3名聋哑孩子组成一个教学班,即使条件简陋,苏英都要把教室粉刷好,“拼音乐园”、“学习园地”,使它成为真正的幼儿园。

    6岁的刘旭东在幼儿园待了3个多月后,他的母亲第一次听到儿子开口喊“妈妈”。“可能在别人看来,一声‘妈妈’并没有什么,但对我来说,却有很大的意义。感谢这个幼儿园,让我的孩子今后可以正常上学,我感到特别欣慰和满足。”刘旭东的妈妈说。

    “从3个聋儿的‘妈妈’到500多名聋儿的‘妈妈’。12年间,苏英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她知道,因为这里有很多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交不起学费,她就减免费用。这些年,共减免学费100余万元。”刘娟说。

    苏英说:“聋儿性格大多比较孤僻,刚开始时,有的孩子不敢与人对视,有的孩子不愿聆听他人说话,因为沟通受限,所以偶尔会无理取闹,你必须想办法解决。但看着孩子们能开口叫‘妈妈’,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