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视小品大赛汉语组比赛完毕

13.05.2015  14:17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段清宇报道)“你们的表演很有张力,娓娓诉说着故事,很真实。”主席台上的评委们一致为演员鼓起掌,舞台上的姑娘则兴奋地红了脸。

    5月12日,2015新疆电视小品大赛在新疆电视台展开,装扮或鲜艳或朴实的演员们紧张地等候在舞台侧面,聆听着赛场内的动静。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在舞台中央响起,旋即表演者眼睛斜睨了一下四周,做出一个不屑的表情而后继续大笑。这是大赛的必答题环节——一分钟即兴表演。这位表演者抽到的题目是“在图书馆看书,看到高兴处大笑,周围人对你投来愤怒的目光”,一系列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评委们忍不住鼓掌大笑。

    经过初评、复评,汉语组17个参赛作品、维吾尔语组20件参赛作品、哈萨克语组16件参赛作品进入决赛。当天的比赛是大赛汉语组比赛的最后一天,5月13日—15日将进行为期3天的哈萨克语组比赛,5月16日—18日进行维吾尔语组比赛。从5月25日起,大赛作品将在新疆卫视、新疆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和哈萨克语频道播出,作品最终排名将在5月31日的颁奖典礼中揭晓。

    赛场故事

    汉族姑娘“阿依仙古丽”走上舞台

    看着自己队员出众的表现,博州代表队领队马飞感到非常满意,他们这次带来的小品叫《月亮之花》。

    “这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出来的。”马飞告诉记者,在博乐市乌图木拉格镇巴亚尔布拉格村有一个村医,叫做安永霞,她18年如一日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感念其善意的维吾尔族村民们便为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阿依仙古丽”,在他们心中,安永霞就是最圣洁的“月亮之花”。2011年,安永霞荣获自治区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

    “从不懂维吾尔语到熟练运用,从不懂生活规矩到熟悉村民的一言一行,这个姑娘任劳任怨,与村民同吃同住,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一员,这其中有多少故事可以说。”马飞感叹道。为此他们耗时一年创作了这个剧本,在本地试演后,反响出奇地好。这次更是从4个预备剧本中精挑细选出这个故事,精心修改排练,来到了新疆电视小品大赛的舞台,想要一展身手。

    “故事感人,情感真实,展示了我们新疆的民族团结大爱,评委对我们的评价都有错。在基层表演时,这个小品就获得过优秀创作奖以及表演奖,这次希望我们也能得到一个好的奖项,将来我们要带着这个故事走上全国舞台。”马飞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

    没有任何渲染的《暖情》感染观众

    小品《暖情》也让观众为之动容。“百姓传颂的故事,更有非凡的感染力,也更能带动教育身边的人。”兵团歌舞剧团小品演员刘小娜说。

    在小品中,刘小娜扮演一个收养了弃婴的伟大母亲——王江利。她说:“我们没有对故事主人公身上发生的事情做任何渲染,连台词都是主人公王江利说过的原话,每个字都很真实。

    刘小娜告诉记者,这个汉族母亲收养了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维吾尔族弃婴,面对贫困和不幸,她四处借钱,送儿子去大医院接受最好的治疗。一些人对她的做法感到疑惑不解时,她却坦然而平静地说:“他是我的亲儿子,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要把他的病治好!

    从刘小娜刚接到这个剧本开始,她就被感动了。从排练到成型演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她搜寻了每一个王江利的报道和故事,到今天站在舞台上表演这个人物的故事时,她仍旧充满感动。“她用善良和爱心滋养了无助的生命,她超越血缘亲情的大爱,让我更体会到母爱无界的伟大。”刘小娜自豪地说,这个小品打动了“身经百战”的评委们,“评委们说,我们创作成分雕琢成分微乎其微,表演真实动人,其实事实大家早都知道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还原最初的感动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