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说兵团:“先”
“先”,在甲骨文中,上面是“止”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说文》说,“先,前进也”。凡是用“先”字组成的词,大都表达着正向的内容和情感。如:先哲、先烈、先辈、先进、先见之明等等。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充满积极状态和正能量的字。
先,是兵团人的一种特质,是渗入兵团人骨髓永不衰竭的基因,是兵团人基本的工作生活状态、价值取向和文化积淀。你看他们挖地窝子要比谁先挖好,开荒种地要比谁先开好种好,浇水割麦要比,学习知识要比,勤俭节约要比,“五好家庭”要比,增产增收要比,科学实验要比,市场开拓要比……人与人比,班与班比,连与连比,团与团比,师与师比;月份要比,季度要比,年度要比。总之,只要是有兵团人的地方,就会有抢先、争先,就在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竞赛。一张张奖状,一朵朵大红花是老兵团人最幸福、最自豪的记忆。
先,就意味着艰苦,吃苦在先,意味着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兵团人最真挚的情怀,他们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与民争利、不与地方争利”的信条,宁愿住地窝子也不愿给群众添麻烦,他们宁肯到荒无人烟的戈壁开荒,也要避免与地方群众争水争地。他们宁肯用工资、口粮、转业费节衣缩食建设新疆的工业体系,也不愿向国家伸手要钱。为了支持新疆工业发展,他们曾经毫不吝啬地将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一批工交建商企业移交地方。
很多老兵团人都是革命的功臣,他们有资格走上管理岗位或享受相应的待遇,但他们绝大多数都在自己屯垦戍边的岗位上以一名军垦战士的身份终老一生。一些人终生没有走出过大漠,甚至没有见过火车。
同样可敬的是那些“戈壁母亲”,这些先行者,她们和男人一样创造了兵团历史,孕育了兵团的繁荣和未来。因为她们的存在,兵团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她们不但与男子汉肩负着同样超强度的生产任务,还肩负着家庭重担。她们中更有相当大的一批人,因没有解决工作指标而终生作为家属,没有工资,没有退休费。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在没有绿的地方种出了绿,在没有粮的地方种出了粮,在没有爱的地方播撒爱。“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对兵团人最真实的历史写照。
先,就意味着奋勇开拓,意味着“敢为天下先”。兵团人敢于向任何艰难困苦挑战,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把千古荒原变成良田,把戈壁变成绿洲,在茫茫国境线和交通要道上布满珍珠般的座座城镇。他们敢于面对冰冷的枪口几十年如一日在边界上把国旗高高飘扬;他们敢于面对敌方的陈兵百万,在边境沿线放牧种田巡逻,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而不丢失一寸土地;他们敢于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无论是“伊塔事件”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暴恐平叛,兵团人勇于冲在最前面;他们敢于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建设一个个工厂、学校、医院、铁路,开新疆工业之先河;他们敢于打破植棉禁区、率先使用手机智能遥控灌溉系统和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把干旱高纬度的新疆变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棉花种植区,创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先,就意味着“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今天,兵团的后继者再次承担起了历史重任,兵团要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有多少工作需要优先考虑,需要先行一步,需要率先做好,需要保持领先!乘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东风,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兵团掀起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兵团有太多太多需要达到的具体的预先设计目标。打铁先要自身硬,兵团先得把自身综合实力强起来。
60多年来,在天山南北和千里边境线上,英雄的兵团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战天斗地,屯垦戍边,兵团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铸就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其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兵团人“先”的特质“、先”的秉性“、先”的品格和“先”的文化。兵团人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推动边疆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60多年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先”的特质,在兵团人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演绎;兵团人也受益于这个“先”字,它使得这个庞大群体迸发出独特魅力、发挥出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