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解读之二 准确把握总体思路 谋划新疆科技创新大局
不久前发布的《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要贯彻一条主线,坚持以总目标统领科技创新工作,按照“深化改革、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加速转化、驱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来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这是立足新疆实际提出的一条科学可行之路。
深化改革是科技创新必由之路。坚持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折不扣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及《自治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具体改革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不等不望、迎难而上、综合施策。着力解决我区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机制不活、产学研结合乏力、创新人才短缺、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加快科技资源配置改革,推进以全链条一体化为构架的新型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革,形成以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到2020年,我区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新疆科技创新体系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体系。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改革,扩大科技创新金融资本和社会投资。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及特殊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相互连接相互支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关键支撑。一个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高低是决定区域创新要素聚集和发展能力的核心所在。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关系,把加快增强自主创新作为战略重点予以部署,着力解决我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重大成果少的瓶颈问题,加快由技术跟踪和引进消化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兼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格局转变,注重加大支持资源矿产、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口健康等领域有特色的重点基础前沿问题研究,培育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加快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升各领域自主创新专利、标准的数量和质量。大力强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破除企业创新机制障碍,扩大企业在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创新自主权,加大企业牵头组织产业化项目的改革力度,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成创新型新疆奠定更加强固的基础。
重点突破是科技创新可行抉择。在我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资源有限的现状下,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聚焦目标,集中资源,将有限资源主要用于解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中最关键的问题、最紧迫的需求和最关切的民生领域。着力强化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文化科技等领域形成新兴产业。着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实施棉花、畜禽、林果产业等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农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全链条增值、品牌化专业化转型发展,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着力加大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进洁净新疆建设,加大战略生物资源保护技术开发,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勘查研究,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地改良、矿区等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着力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重点支持开展精准扶贫、人口健康、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维护稳定等民生领域科技研发。
加速转化是科技创新现实需要。 着力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要以加速转化促进科技经济融合,以转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三链对接。着力改革消除科技成果与形成现实生产力之间的重大障碍,使科技成果更多体现到现实生产力上,更多应用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稳定上。改革完善科技成果产权管理制度和成果收益分配制度,充分体现和调动科技人员创造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松、放宽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逐步建立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交易、转化的服务体系。要以大量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重点实施好科技维稳、科技惠民、科技扶贫”三大专项行动。
驱动发展是科技创新根本目标。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要坚持服务服从于总目标前提下,锲而不舍抓住发展机遇。要把科技创新摆在自治区全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培育壮大创新要素来驱动经济发展,以科技新动能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新成果惠及民生服务社会,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出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