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宗教人士葡萄种植铺就甜蜜致富路

02.09.2014  16:22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而新疆的葡萄更是驰名中外,因为种植葡萄,很多人走上了致富路。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爱国宗教人士,他们就是通过种植葡萄,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带领着信教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葡萄产业让他走上致富路

  近日,记者走进赛来大毛拉·阿吉的塑料筐子制作厂,只见两名年轻的员工,一个忙着制作筐身,一个忙着制作筐盖,不一会儿的工夫,一摞摞粉红色的一次性塑料筐子呈现在眼前。

  说起赛来大毛拉·阿吉的塑料筐子制作厂,还得从他种植木纳格葡萄开始。

  71岁的赛来大毛拉·阿吉是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布亚买提村主麻清真寺哈提甫,1994年,在乡技术员的帮助下,他在自己家的7亩地里种起了木纳格葡萄,优良的品种,加上阿图什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气候资源,种出来的木纳格葡萄不但味道好,产量也特别高。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也逐渐开始种植木纳格葡萄。如今,赛来大毛拉·阿吉种植的葡萄每年为他带来3万元的收入,他也成为乡里的“养殖科技示范户”和“园艺业大户”。

  这些并不能令赛来大毛拉·阿吉满足,为了让木纳格葡萄保存的时间长一些,他决定在村里建一座葡萄保鲜库。2004年9月,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赛来大毛拉·阿吉投资111万元建起了一座面积为1100平方米、具有1000吨保鲜能力的葡萄保鲜库。当年,村民们的葡萄经过保鲜以后,春节前直接卖到了上海、青岛、广州等地,价格涨了4倍。保鲜库建成后,还为当地400多名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季节性就业机会,每名富余劳动力的月收入达到了1200元。

  赛来大毛拉·阿吉还发现一个问题:不论是外地还是当地,前来买木纳格葡萄的人很多,可是大多用塑料袋或者纸箱子装,想用塑料筐子装,得自己提前准备。“为何不建一个塑料筐子制作厂?”赛来大毛拉·阿吉想。2012年,赛来大毛拉·阿吉的塑料筐子制作厂建成了,每年的5月到11月,厂里就开始制作筐子,每天能制作3000个筐子。

  走上富裕道路的赛来大毛拉·阿吉,没有忘记向有困难的乡亲伸出援手。近几年,赛来大毛拉·阿吉为阿扎克乡教育、扶贫以及其他公益事业捐赠两万余元,700双套鞋,1000双球鞋,1000多米布料。

   他从下岗职工变成致富能手

  近日,在额尔齐斯大峡谷腹地,一片黑加仑葡萄田里,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的下岗工人塔布斯·卡克木正忙着浇水。塔布斯·卡克木在这片地里种了5年的黑加仑葡萄,这两年每年都能有四五万元的纯收入,为此,塔布斯·卡克木最感激的人是白斯别克·哈力。白斯别克·哈力是富蕴县可可托海镇人大代表、第一清真寺的伊玛目。今年42岁的他曾先后多次荣获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五好宗教人士”等荣誉称号。

  2002年,塔布斯·卡克木夫妻两人下岗后,全家5口人只能靠每月360元的低保金为生。白斯别克·哈力知道后,主动提出让他和自己合伙种地。2005年,他们一起承包了这片面积65亩的土地。

  开始他们种的是小麦。2009年,富蕴县政府鼓励村民种植经济作物黑加仑葡萄,两人就在65亩的土地上种植了黑加仑葡萄苗。由于县里对黑加仑葡萄种植给予了很好的帮扶政策,还开设有一家黑加仑葡萄深加工企业,因此,他们的黑加仑葡萄不愁销路。

  白斯别克·哈力时常与周围的信教群众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勤劳付出,才能有收获”的道理,通过自身勤劳致富以及帮扶和带动一部分人先致富,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可可托海镇信教群众凭借旅游业的东风积极创业蔚然成风,餐饮、珠宝、奇石等商铺在小镇里随处可见。

  白斯别克·哈力告诉记者,他还有个开设一家宾馆的打算,宾馆的盈利将全部用于为想创业致富的群众提供启动资金。